道教的終極關懷-死而不亡(二)
    人之所以畏死,主要是拋不開塵世的風花雪月和人倫情感,徘徊在現實生命末途的人,心理上最大的糾結,即在畏懼終極之賞罰,這也是宗教臨終關懷的最佳著力點,用宗教的生命觀、因果論、救贖觀去為(將)離世親友、病患做必要的關懷,讓生命之火重燃、重新被珍惜、重視;生命必然純淨無害,讓恐懼無望變安祥而去,在現世不忮不求,在未來一無罣礙。     道祖曰「死而不亡者壽」,死者物質性之軀體也,死後歸土;不亡者陰陽二器所化魂魄合成之生命也,無形而永生。依規做七可使生命永在,否則魂飛魄散化為烏有。

    論語為政:「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道教為了不任七魄亡散,有完善的做七儀式,叫做七忌(虞祭)【註一】,在做七過程中,分別為亡者沐浴、以去身心塵垢;梳頭穿衣、以正威儀;悔罪,以明昨非;請赦,乞宥前愆;解冤,以致祥和;還債,以去心累。  

其實道教的終極關懷的處理,就其內容及程序,十分細膩而複雜,但卻非常人性化,並且對不同的特殊亡人,有分別處理的方法:溺死用水礶拔度;火焚而死以火礶超荐;毀體流血者以血礶濟煉。

道教以人「生有九流、死歸十類【註二】」,因臨終原因不同在法事中亦因類而異,但攝召,請赦,耀道,填庫,療治,解冤,破迷,說戒,煉度,過橋等科儀及程式,都在做七儀式中,次第敷演,並在過程中施罐斛食濟度無祀孤魂,以此功德轉歸亡人,故民間多曰做功德。
    做七的觀念並非道教、儒家所原有,而是佛教進入中土後,融合中土、印度文化而形成十殿閻王的地獄信仰,道教後來也發展出十王信仰。祭祀十王的儀式稱為「過王」,頭七是秦廣王、二七是楚江王、三七宋帝王、四七伍官王、五七閻羅王、六七卞成王、滿七泰山王,還有作旬,十日為一旬,為拜祭四位判官! 頭旬(生死判)拜崔氏判官、二旬(查察判)拜李氏判官、三旬(懲惡判)拜韓氏判官、四旬(賞善判)拜楊氏判官;四旬後,百日(又稱卒哭)拜平政明王,對年(又稱小祥)拜都市明王,三年(又稱大祥)拜轉輪明王。 

     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唯人自招」,道德經也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知「道」的人,並不畏懼死亡,如果瞭解身後的行方,去除了心中疑慮,自然就不會因不知「道」而恐生懼死。

【註一】:

a:《儀禮·既夕禮》鄭玄注“三虞:“虞,喪祭名。虞,安也。骨肉歸於土,精氣無所不之,孝子為其彷徨,三祭以安之。朝葬,日中而虞,不忍一日離。”士人是三虞,大夫是五虞,諸侯則是七虞。

b:趙冀《陔餘叢考》:“王棠謂古禮諸侯七虞,以七日為節。春秋末,大夫皆僭用七虞。今逢七必祭,凡七祭,蓋因虞禮而誤用也。”認為後世七七喪俗源于古七虞之禮。

【註二】:十類男女亡魂

精忠報國者曰忠魂,志慕清虛者曰素魂,饑寒凍餒者曰苦魂,裏社不收者曰孤魂,允囚牢獄者曰死魂,損身壞體者曰傷魂,愴忙奔走者曰驚魂,非命枉死者曰精魂,隨波逐流者曰沉魂,分娩不下者曰產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