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世界遺產-亞洲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國世界遺產(二)第十六洞天─武夷山(下)

       葡萄牙公主凱薩琳Catharine of Braganza於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二年)嫁給英皇查理二世Charles II of England時帶去幾箱中國武夷山﹁正山小種Lapsang souchong﹂紅茶作為嫁妝,帶入英國皇宮,據傳英國皇后每天早晨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泡一杯中國紅茶。隨後,安妮女王Anne of Great Britain提倡以茶代酒,將茶引入上流社會,為此武夷紅茶作為當時的奢侈品;因安娜斐德福公爵夫人Anna Russell, Duchess of Bedford 帶動五時茶five o'clock tea風潮;維多利亞女王也將喝茶發展為一種既定習俗的文化方式後逐漸演化成﹁下午茶﹂。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世界遺產()武夷山(上)

      英國十七世紀浪漫詩人拜倫在其長詩﹁唐璜Don Juan﹂寫出:﹁..我覺得我的心變得更易同情,我一定要求助於武夷Bohea的紅茶,可惜酒卻是如此傷身,茶和咖啡卻使我們更為認真。﹂(註一)山形奇偉的武夷山,位於武夷山市以南十五公里,處在武夷山脈北段的東南麓;地區總面積為九九九點七五平方公里。包括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武夷山古漢城遺址和九曲溪上游保護地帶四部分。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國世界遺產(一)巨石文化─支石墓

        韓國文化觀光部從西元二零零四年開始指定在﹁支石墓﹂的殿堂─江華島支石墓廣場舉辦文化節慶典活動,在每年十月三日舉行開天大祭時遊客不僅可以盡情觀賞江華郡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址,更可穿越時間隧道,親身體驗原始時代的生活體驗。江華島支石墓文化節慶典主要是向觀光客介紹支石墓和新石器時代的遺跡,目的是使得觀光客能重新體驗原始文化;活動分為演出、體驗、遊戲、教育和慶典五大部分,其中包括很多遊客們可以親身參與在彙集了八百多個支石墓的古跡處化妝成原始人,體驗製造土器、石器的樂趣,還能嘗試原始鑚木取火等各種妙趣橫生的節目。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度世界遺產(二)大理石之夢―泰姬瑪哈陵

       ﹁世界古、新七大奇景之一﹂、﹁五十個旅人此生必遊之地﹂」泰姬瑪哈陵Taj Mahal簡稱﹁泰姬陵﹂大名皆列入其中。印度的諾貝爾文學獎詩人泰戈爾曾有一句話形容泰姬陵﹁在臉頰上永恆的淚珠﹂。代表著印度伊斯蘭建築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令世人讚歎的經典傑作之一。泰姬陵彷彿集世界大理石精雕於一堂,成為印度必遊的景點。印度人嘴邊時常掛著的戲語﹁世人其實只分兩種,一種是來過泰姬陵,一種則是沒來過的﹂,也不難看出,泰姬陵是印度人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國寶﹂。西元一九八三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泰姬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名單。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越南世界遺產(一)海上桂林─下龍灣

      越南﹁後黎朝The Posterior Le Dynasty﹂的第四代皇帝﹁黎聖宗﹂於西元一四六八年出巡視察到安邦省︵現廣寧省Quang Ninh︶時,看到下龍灣vinh ha long風景如畫,詩興大發,不僅下筆提字並叫人磨山在石壁刻上他歌頌的詩句:﹁巨浸汪洋朝百川,亂山棋布碧連天﹂。西元十五世紀越南大詩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阮齋Nguyen Trai先生到下龍灣遊覽時見景脫口而出:﹁路入雲噸山複山,天盔地鐵赴奇觀,一板藍碧澄明鏡,萬斛芽青朵翠鬟…﹂。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世界遺產(二)童話薑餅屋─合掌造り集落

       德國建築家布魯諾Bruno Taut以四年時間走遍日本考察各地的建築,於西元一九三五年在他的的著作﹁日本美的再發現Rediscovering Japanese Beauty﹂一書中,大力稱讚「 合掌造りGassho-zukuri houses」為最合理、最天人合一、最合日本邏輯的平民建築,由此使得合掌屋聲名大噪。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世界遺產(一)原爆點─廣島和平紀念公園

  西元二零零五年八月六日早上八時十五分︵台灣時間早上七時十五分︶,也就是在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摧毀這座城市的時刻,廣島和平紀念公園 Hiroshima Peace Memorial的和平鐘聲響起時全市默哀一分鐘;廣島居民以祈禱和鮮花,展開廣島原子彈爆炸六十周年紀念活動,這宗世界首枚原子彈攻擊事件,奪走了逾十四萬條人命,廣島市長秋葉忠利Akiba Tadatoshi呼籲聯合國採取具體行動,在西元二零二零年前廢除核武。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度世界遺產(一)卡朱拉霍―愛與聖交會處

     印度世界四大古文明國之一,根據印度教的傳統教義,生活中有四大追求目標:一是利(Artha),二是愛(Karma欲),三是法(Dharma,達磨)四是解脫(Moska)。

     人生的終極目標為解脫Moska;利Artha,乃指財富與功名;法Dharma,係指精神和道德的真理;愛Karma,是雲雨之歡。而﹁愛﹂明顯地具有﹁性﹂的功能與意涵。﹁性愛不分家﹂是印度十分重要的生活態度。古印度的性愛文學、藝術之表現,即便以今日情慾發達的標準來看,仍難以超越其鋒芒。IMG_0413.JPG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尼泊爾世界遺產(一)佛祖誕生地藍毘尼Lumbinī

     ﹁…十月滿足往藍毘尼林攀無憂樹枝。暫時佇立便於右脅誕生菩薩。爾時大地六種震動。放大光明與入胎無異。菩薩生時帝釋親自手承置蓮花上不假扶侍足蹈七花行七步已。遍觀四方手指上下作如是語。此即是我最後生身。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梵王捧傘天帝執拂。於虛空中龍王注水。一溫一冷灌浴菩薩。初誕生時於其母前。自然井現香泉上涌隨意受用。…﹂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二十

P1000148.JPG 

  藍毘尼園入口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