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一)澎湖柱狀玄武岩島群

世界上最著名的柱狀玄武岩景觀,非﹁賈恩茨考斯韋海岸︵巨人之路The Giant's Causeway︶﹂莫屬。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眼中,這個壯觀景點還有幾個有名的﹁兄弟﹂,包括:蘇格蘭西海岸外的﹁內赫布裏底群島﹂、印度﹁德干高原﹂、以及﹁澎湖柱狀玄武岩島群﹂。三百年來,地質學家們努力研究構造,終於瞭解這是第三紀太古時代,大約五千至六千萬年前,由活火山不斷噴發熔岩冷凝而成的,它們都是推動地球科學發展的大功臣。


﹁巨人之路﹂在北愛爾蘭安特令Antrim平原邊,大約由四萬個呈階梯狀向海面伸展的六角形巨柱所組成,外觀宛若巨人跨過海峽到達蘇格蘭,東南距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市八十公里,西南距倫敦德里市四十公里,連綿石柱面積約七十公頃,一九八六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目前在開端與本貝恩角間共六公里長的﹁巨人之路﹂受到完全保護,八方遊客只能在設定的路徑上行走,為減少危害,該地區及附近也被禁建現代化建築。

繼﹁巨人之路﹂之後,蘇格蘭西海岸外的﹁內赫布裏底群島﹂玄武岩氣勢亦相當磅礡,尤其斯塔法島上,玄武岩柱發育良好,海水將岩柱侵蝕成世界馳名的﹁芬戈爾岩洞﹂。一八二九年作曲家菲利克斯·孟德爾松造訪這裡,心中震撼不已,而被激發創作靈感,寫下著名的管弦樂前奏曲﹁赫布裏底群島﹂。
 至於﹁澎湖柱狀玄武岩島群﹂,七年前在虎井嶼海面下,發現完好如初的海底珊瑚礁城牆,經過台日學者精密研究,城牆已有七千年歷史,與﹁內赫布裏底群島﹂、﹁巨人之路﹂相當,也是台灣當時為整個大陸的政經、文化中心的證據。

根據目前考古學家在澎湖群島所發現的粗繩紋陶文化、細繩紋陶文化、以及素面紅灰陶文化等史前文化,可以確定距今五千年前左右,已有原住民生活在澎湖,但何時開始有漢人居住,新的考古成果顯示,可能在唐末或唐宋之際。周凱-澎湖紀行詩序:﹁澎湖,大海中一島,處金、廈二島之東,扼全臺之要,廣袤二百里,而岡巒低小,遠望泛泛若鷗鳧浮集波濤間。蓋山在海中,僅露其巔也。隋遣中郎將陳棱略地海上,得澎湖三十六島,名始見。﹂

澎湖古時候曾有﹁島夷﹂、﹁西瀛﹂、﹁澎海﹂、﹁平湖﹂等名稱,早期的葡萄牙人則稱它為pescadores,也就是﹁漁人之島﹂的意思,天然條件雖然欠佳,卻是先民渡臺的墊腳石,它被開拓、設置政府的時間比臺灣早了四百多年,元世祖︵一二八一年︶時,在此設置巡檢司。一九四五年,臺灣脫離日本統治時,澎湖才正式成立縣政府。群島共有九十個大小不等的島嶼和岩礁,在低潮時總面積為一百四十一平方公里,其中又以澎湖本島最大,其次為西嶼鄉、白沙鄉、望安鄉、七美鄉。而本島、望安、七美三島現在都設有機場。

  說穿了,澎湖之所以可貴,即在於火山存在澎湖的重要記錄,這包括:洪水、高原和玄武岩,其中玄武岩是其中分佈最普遍的;在地質學中,玄武岩是一種特別灼熱的流體熔岩,在世界地理記載各項紀錄中,最高下坡流速超過每小時四十八公里,當散佈廣闊的流體冷卻到能夠結晶的時候,即開始爆裂成規則的圖案,通常是六角形圖案,與乾涸池塘中泥質底部形成的龜裂紋路十分相似,而熔岩在裂縫上下伸展,水流可從頂部通達底部,最後形成了﹁玄武岩柱網路﹂,再加上海蝕、海積作用,使得澎湖海岸線錯綜複雜。有:突出海崖,岩塊碎石堆積的崖錐海岸,由海蝕平台和珊瑚礁構成的裙礁海岸,由有孔蟲骨骸、珊瑚以及貝殼所組成的沙灘海岸。海蝕柱、海蝕洞、海蝕溝、海蝕平台、海蝕拱門、壺穴及沙嘴、沙洲、沙灘等特殊奇觀在這裡處處可見。

事實上,千百年來,玄武岩早已完全融入常民文化中,像是在鄉間隨處可見防風的菜宅農業文化、捕魚的石滬漁業文化,民間信仰文化的石塔、石敢當、相關辟邪物,厝宅建材,宮廟中石碑、石雕、重要文物及民生用品石磨、石臼和文石產業等。

而澎湖地質公園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了保護及永續發展地球遺產所訂定的一項行動方案,除了針對垂直狀、傾斜狀、放射狀、倒伏狀等柱狀玄武岩特殊地質地形景觀進行保育工作,更包含了周邊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藉由當地居民共識,以在地自發的力量來落實保育,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澎湖柱狀玄武岩島群被文建會評選為台灣十二個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日本景觀專家杉尾太郎︵Shintaro Sugio︶以及前國際地形學會會長英國倫敦大學教授丹尼斯布朗斯敦︵Denys Brunsden︶等專程參訪研究桶盤、雞善、小門地質館後,直嘆澎湖地景是被隱藏的寶藏,絕對不輸給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北愛爾蘭的巨人之路、蘇格蘭的芬加爾洞窟。可嘆近年來澎湖的旅遊業發展蓬勃,使得這些小島承受了遊憩觀光的污染壓力,如何避免玄武岩遭受破壞,應是澎湖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