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世界遺產(一)歐洲首都─布魯塞爾

      因為在所屬﹁德法年鑒German–French Annals﹂政治性刊物積極鼓吹革命思想,馬克思Karl Marx於西元一八四五年被法國政府驅逐出境,隨後他偕同妻子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遷往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短期居住三年。此間馬克思不但致力於歷史的研究與政治活動,更寫出劃時代的巨著﹁共產黨宣言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等,一個﹁共產主義幽靈﹂自爾飄出遨遊全球,影響世界超過一個半世紀。

      造就共產主義老祖師的比利時王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部,與英國隔海相望。北部為荷蘭、南部為法國、東南為盧森堡、東部為德國,國土面積三零五二八萬平方公里,無論在地理上還是文化上,比利時都是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在過去的兩千年內,此地見證了多種族文化的興衰:西元前五十四年羅馬帝國征服高盧北部︵即比利時︶,羅馬帝國崩潰後,日爾曼部落於西元五世紀大舉入侵比利時,其中的一支法蘭克Franks人建立了梅羅文加Merovingian王朝,領土就包括了現在的比利時︵當時叫法藍德斯Flanders︶;比利時後來還輾轉經由荷蘭、法國、西班牙、奧地利等國統治。拿破崙時期,比利時為法國一部,拿破崙戰敗後,比利時被併入荷蘭,西元一八三零年,比利時爆發人民革命,十一月脫離荷蘭獨立成為世襲君主立憲王國,並奉行中立政策,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被德國佔領。二次世界大戰後比利時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總部所在地,奠定比利時在歐洲的政治地位。

 比利時王國首都布魯塞爾位於比利時中部斯海爾德Schelde河支流桑納Senne河畔面積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人口一百萬;布魯塞爾始建於西元六世紀,西元十世紀下洛塔林吉亞Lower Lotharingia公爵查理在此修建要塞和碼頭,稱﹁布魯奧克塞拉Bruocsella︵意為沼澤上的住所︶﹂布魯塞爾因此得名。獨立後的比利時,定都布魯塞爾,因位於西歐交通要衝,許多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在北約組織NATO、歐盟European Union三個主要的機構當中,歐盟委員會和歐盟部長理事會皆位於布魯塞爾(全體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外;還有兩百多個國際行政中心及超過一千個官方團體也都在此設立了辦事處,讓布魯塞爾成為名符其實的歐洲政治中心,因此,布魯塞爾常被人稱為﹁歐洲首都﹂。

     布魯塞爾市區略呈五角形,名勝古跡不可勝數。城區分為上城和下城:上城依坡而建為行政區,主要名勝有路易十六式建築風格的王宮、皇家廣場、皇家圖書館、現代古代藝術博物館;下城為商業區,商店鱗次櫛比,熱鬧非常。下城市中心的大廣場是一座獨特的公共和私人建築的共同體,周圍屹立著許多中世紀風格的建築,是屬於西元十七世紀晚期簡約的巴洛克建築風格,和多幅鮮豔的圖畫說明它的社會和文化特質。西元一九八九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布魯塞爾大廣場Grand Place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法國浪漫主義作家雨果Victor Hugo稱布魯塞爾大廣場為﹁歐洲最華麗的廣場﹂;因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行宮曾設於此,所以廣場也稱﹁皇帝廣場﹂,既是歷代皇帝舉行盛大慶典的地方,也是各國遊客必游之地,四周高大巍峨的建築古樸莊重、風姿迷人,夾雜著哥德、文藝復興與巴洛克等混合風格。大廣場始建於西元十二世紀,當時布魯塞爾各個同業公會guilds首先進駐,西元十三世紀時增添了麵包店、布店和肉店,廣場呈長方形長一百一十公尺、寬六十八公尺;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布魯塞爾市政廳Town Hall建於西元一四零二年到西元一四八零年竣工,廳上有一座建於十五世紀五十年代的哥德式尖塔高九十一公尺,由建築師魯伊斯布羅艾克Jan van Ruysbroeck設計,塔頂上有一位布魯塞爾的保護神聖米謝爾St. Michael銅雕作為風向指針。市政廳內裝精美,走廊佈滿五彩繽紛的壁畫,在許多巨幅肖像中,有比利時的君主像及曾經統治過布魯塞爾的西班牙、荷蘭、法國等國的國王畫像,還有橫掃歐洲大陸的拿破崙畫像,有趣的是,與此咫尺相對的是市立博物館也稱﹁王宮﹂,但歷史上歷任國王從未在此居住。

        在大廣場不遠處有比利時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尿尿小童Manneken Pis﹂雕像,這尊五十三公分高的雕塑可追溯到西元十四世紀中期,關於雕像的由來眾說紛紜,有說小童半夜起來尿尿,看到鄰居的房子著火;一說是遇到法軍正要以火藥炸城,小童找不到水源撲滅,靈機一動用尿把火熄滅解除危機,西元一六九八年巴伐利亞的選帝候贈予他第一件服裝,西元一七四七年法國路易十五送他一套金絲織成的錦衣,從此以後,世界各國元首也都按例為他量身訂做傳統服飾,每到特殊節日都會為他換新裝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