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世界遺產(四)多瑙河谷—瓦赫文化景觀

       ﹁妳多愁善感、年輕、美麗、溫順,如閃亮的黃金;喚醒真情,在多瑙河畔,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畔。﹂西元一八六七年小約翰·史特勞斯寫於民族存亡時刻的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op314﹂,歌詞充滿愛國激情,浸潤著奧地利人民對祖國山河的思慕,在奧地利被稱為﹁第二國歌﹂。

       多瑙河The Danube總長二千八百八十八公里,是全歐第二長大河,發源於德國的黑林山的兩條小溪,到多瑙辛根Donaueschingen會合後被稱為多瑙河,流經奧地利等十個國家。自西元一九九二年﹁萊茵-美因-多瑙﹂運河開通之後,成為北海和黑海的重要交通動脈。在歷史上,多瑙河一直是人類文明的歷史見證;兩千年前,羅馬人把多瑙河作為抵禦北方民野蠻族南侵的天然屏障。漫長的中世紀,歐洲中部的日耳曼部落據地為王,在多瑙河畔修築起一座座城堡。

        多瑙河在奧地利境內的總長三百六十公里,占多瑙河總長的八分之一。下奧地利州的﹁瓦赫Wachau文化景觀﹂區從梅爾克Melk到克雷姆斯Krems一段流域只佔了多瑙河一小段。然而,這個區域卻擁有非常豐富的不同自然河谷地理景觀、卓越的古文化史蹟及河岸小鎮上的歷史建築物。瓦赫是多瑙河流域一個高視覺品質景觀的伸展。它以一個完整和可見的形式保護獨特的建物如修道院、城堡、廢墟、村莊及農場。西元二零零零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瓦赫文化景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長達三十五公里瓦赫文化景觀區的特殊性是一連串引人入勝的風景,多瑙河由西向東緩緩向前流著,丘陵地帶間或凸起的山峰上,是中世紀遺留下來的一座座古堡;充滿神秘色彩的古堡和廢墟俯瞰著古老小鎮和村莊,一片片階梯式的葡萄園連綿起伏,這裏是奧地利葡萄酒產區之一,也是多瑙河上游景色最美的一段。順河而下在河谷峰迴路轉之中,一座雄偉的建築突然映入您的眼廉。這就是多瑙河瓦赫地區的開端梅爾克修道院Stift Melk,這個聖本篤會修道院建造在一塊六十公尺高的岩石之上。俯瞰多瑙河,莊嚴地聳立於河畔的優美風景中。早在西元十世紀末,巴伐利亞南下的巴本堡Babenberg家族的利奧波德Leopold二世在羅馬舊城寨上建造了這座城堡。十一世紀末,巴奔堡的勢力不斷擴大,遷都到維也納,西元一零九八年利奧波德三世就把這座城堡贈給天主教聖本篤會。之後,修道院經歷了三十年宗教戰爭與西元一六八三年土耳其人入侵,梅爾克修道院兩次皆被燒個精光。今天我們見到的建築是在西元一七零二年至一七三八年間所建造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自古以來,修道院就和奧地利統治者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每當皇家出行皆以梅爾克修道院作為行宮,所以在梅爾克修道院長一百九十六公尺的皇家走廊上,懸掛著奧地利歷代皇帝的畫像。值得一看的還有大理石廳,大廳頂上是特羅格P‧Troger繪製的濕壁畫,金碧輝煌的教堂及藏書約十萬冊的圖書館,從修道院的平臺上俯瞰多瑙河谷地,美麗景致盡收眼底。

       從梅爾克順流而下,在多瑙河左側可以看到一座藍白相間的巴洛克式尖塔,這就是杜倫施坦Duernstein的柯爾赫倫Chorherren修道院教堂。杜倫施坦海拔二百零九公尺,整座小城由古老的城牆包圍著。杜倫施坦之所以吸引遊客,是因為山頂上克恩林堡Kuenringer古堡廢墟的故事特別富有中古世紀的傳奇色彩。相傳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英國的獅心王理查在西元一一九二年一次攻城戰中,得罪了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五世,他公然把插在阿克Acre城高塔上的奧國軍旗丟入護城河換上英國的旗幟。奧地利公爵怒火中燒,發誓:此仇必報!當理查王在西元一一九二年秋天從巴勒斯坦返回英國途中,暴風把他的船吹到亞德里亞海灣,他別無選擇只得踏上仇敵利奧波德的國境,在一家小酒店被逮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亨利六世的俘虜並幽禁於杜倫施坦。西元一一九三年,獅心王忠實的宮廷歌手布隆德爾Blondel de Nesle每天遊走於多瑙河畔的村莊與城堡,並不停的唱著他和國王共同創作歌曲的第一段歌詞,終於有一天獅心王理查從杜倫施坦城堡的監獄窗口唱出第二段歌詞,布隆德爾因而得知理查王被關的正確地點。在英國政府付給奧地利十五萬馬克的贖金後贖回理查王。利奧波特五世用這些贖金的一部分建造了維也納新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