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世界遺產(三)-歷史中心羅馬

       除了一流的服飾設計、義大利麵,這個古代叫做﹁羅馬帝國﹂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政黨數目最多的國家︵較大政黨有六個,小政黨二十八個(2008年大選獲得4%以上票數)︶。談世界遺產絕對不能錯過義大利,今年該國不但擁有四十七個世界遺產登錄點,數目高居世界第一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還在義國首都羅馬設置了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修復中心ICCOM︶,重要性不言可喻。

       一九九三年四月十八日,義大利第一次透過全民公投將﹁比例代表﹂選舉制度改為﹁一輪制﹂,雖然羅馬歷史中心區︵Historic Centre of Rome︶一票都沒有,卻讓參與公投的人精神為之抖擻,因為對義大利人而言,這個已成廢墟的古代的政治中心代表著﹁永恆﹂,是﹁永恆之城﹂—羅馬的核心價值。

       羅馬成發源於台伯Tiber河東畔七座山丘(註一)上的小村落,住著幾戶以放牧和耕種為生的村民。在拉丁與希臘語中﹁羅馬 Rumon or Rumen﹂一詞有兩種含義:一是河流flow的意思;另外它可能源自一個伊特魯裏亞家族的姓氏﹁路馬Ruma﹂,意思是﹁馬家之城﹂。(註二)羅馬約在西元前五0九年成為羅馬共和國首都,西元前一世紀廢除共和之後仍為羅馬帝國首都,四世紀時它又是西羅馬帝國國都,七五六年-一八七0年是教皇國首都,十四至十五世紀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一八七0年義大利王國統一後成為首都。

        羅馬被稱為﹁永恆之城﹂,首先是因古羅馬自西元前七五三年建城直到四七六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從未被外族攻佔;更令羅馬人驕傲的是它永恆的燦爛文明,不因物換星移,朝代更迭而有改變,數千年之後的今天,古羅馬建造的凱旋門、鬥獸場、萬神殿仍在無言地述說著昔日的輝煌,展現世界文化中心蓬葧氣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羅馬古城為中心的市區面積逐年擴大,位於奧勒利恩城牆 Aurelian walls內的部分,被稱之為羅馬歷史中心區,該區於一九八0年列入世界遺產之文化遺產名單,除了沒有列入第五項標準,幾乎打破文化遺產全記錄,與威尼斯複合式遺產全記錄比較,所差是此一地點不是既存的文化聚落,而是了無人煙的廢墟。

       歷史中心區面積約佔現在羅馬市的百分之四十,是羅馬十二個行政區之一,從高空俯瞰該中心,羅馬古城猶如一巨型的露天歷史博物館,七座山丘上,珍貴的古跡和古建築比比皆是。最著名的有萬神殿、競技場、教廷管轄區的聖保羅大教堂,完美保存古城建築是城市結構的典範。羅馬歷史中心寬廣的廢墟廣場兩旁,聳立著帝國元老院、神殿、、凱撒廟等。還有著名的建於西元二0三年的記載著羅馬帝國遠征波斯功績的凱旋門,記載著提多︵Titus︶皇帝東征佔領耶路撒冷的提多凱旋門;還有為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於三一二年在密耳圍橋上戰勝尼祿暴君而修建的羅馬最大的凱旋門。

       位於羅馬市中心的幾座廣場也很著名:廢墟北側卡皮托利尼山上有市政廳廣場;始建於西元前五世紀的羅馬洛廣場,是早期最主要的廣場;凱撒廣場建於西元前四十二年,耗費羅馬四十年人力、物資才得以完成,其中還矗立著高大的戰神殿,足見凱撒個性好大喜功;圖拉真廣場是古羅馬最大而又最壯麗的廣場,它建於西元一一一~一一四年,由一系列建築和廣場組成。以及中心長一百三十公尺,寬七十五公尺的威尼斯廣場,威尼斯廣場是幾條主要大街的匯集點,盛況空前。威尼斯廣場的左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宮,現已成為文藝復興藝術陳列館和國家考古藝術史研究所圖書館。廣場上還有一座一八八五-一九一一年為紀念意大利獨立和統一而建的無名英雄紀念碑。在碑中央的高臺上,是意大利開國國王艾曼紐二世的騎馬銅像。

        萬神殿是古羅馬信仰中心,也是現存最完整的古羅馬建築之一,始建於西元前二十七年至前二十五年。西元八十年遭雷擊,被嚴重毀壞。現今人們看到的殿堂是西元二世紀重建的。外部門廊寬三十三公尺,十六根石柱前後分三行排列,最前面入口處是八根深紅色花崗岩石柱;內部神殿屋頂為半圓形,是古代世界最大的半球體建築物,底面直徑為四十三點五公尺,殿內總高是四十三點五公尺,半圓形中心有一個直徑八點九公尺沒有覆蓋的圓洞,是整座建築惟一用來採光的地方。半球頂和柱廊頂原來覆蓋有鍍金銅片,西元六六三年被拜佔庭皇帝掠走,七三五年以鉛片覆蓋。柱廊的銅製天花板於十七世紀上半葉也被拆走。幸而萬神殿早期建築本體,未受破壞一直保存迄今。在萬神殿幾乎可以看見希臘神話所載諸神,不過,面對主祭壇的一幅壁畫聖母瑪麗亞﹁報喜受孕﹂圖、諸任教皇、國王及拉斐爾的墳墓才是鎮殿之寶,富麗堂皇氣勢懾人。

      在南側埃斯奎利尼山坡上有著名羅馬競技場,建於西元一世紀,三世紀和五世紀重修。競技場平面為橢圓形,長軸一百八十八公尺,短軸一百五十六公尺,外墻高四十八點五公尺米,用淺黃色巨石砌成,分為四層,下面三層砌成拱門樣式。場內中心有競技表演場,鋪有木質地板,地板下有地下室供關閉猛獸用。表演場四周是橢圓形分佈的看臺,可容納觀眾四萬多人。當朝皇帝除了在競技場觀看競技表演之外,也在此進行閱兵大典、賽馬、歌舞表演和鬥獸,很類似今天總統府廣場的作用。現在競技場的高大圍墻已殘缺不全,表演場木直地板也已腐蝕,遊客一眼可以望穿地板下的地下室,但周圍看臺仍保存得相當好。

       羅馬成的發展一直有自己的﹁城格﹂,新的城市規劃自一九九七年開始籌畫,首先,擴大了歷史中心保護面積,在稱呼上也由原來的歷史中心改為歷史城區,總面積達到六千五百公頃;其次,由單一市中心向多中心發展;第三,減少水泥建築,增加綠化面積,改善生態環境。第四項就是居民建築與交通運輸統籌考慮。十年前,羅馬市區內只有三十六公里的地鐵線路,現在A&B兩線達到了 45.8 km (28.5 mi)公里,52個車站。第三條路線(C線)和B線的支線(B1)的開通工程正在進行中,當局亦計劃興建第四條路線(D線)。在原有鐵路上延伸,規劃一條環城鐵路,地面上下同時開發,建設輕軌交通與地鐵,使有軌交通線路發展到五九八公里,二八九個車站;並升級改造8條連接市中心與衛星城的鐵路線,工程預計2013年竣工。台灣地狹人稠,北中高都會區可多方參考。

(註一)

A:羅馬神話的七座山分別為凱馬陸斯(Cermalus)、契斯庇烏斯(Cispius)、法古塔爾(Fagutal)、奧庇烏斯(Oppius)、帕拉提姆(Palatium)、蘇古沙(Sucusa)與威里亞(Velia);

B:傳說羅馬城最初是由羅慕路斯(Romulus)於帕拉提諾山(Collis Palatinus)上興建。現代六座山分別為阿文提諾山(Collis Aventinus)、卡比托利歐山(Capitolinus)、奎利那雷山(Quirinalis)、維米那立山(Viminalis)、埃斯奎利諾山(Esquilinus)與西里歐山(Caelius)。與古代的稱呼有所不同

(註二)

有一個說法是來自希臘語ΡώμηRomē),意思是「實力」;另一種理論認為詞根rum-是「乳房」的意思,可能是在暗示養育了羅穆盧斯和瑞摩斯的母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