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成道 菩薩四化 讓一百九十六國土人民都平安

       農曆九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神威顯赫、普渡眾生的成道紀念日,一億多年以來,觀世音菩薩有過四次「千變萬化」,經過地球二次「混沌(為末劫之意)」時期,如今祂將第三混沌(註一)以「一千二百萬年有十二年的末劫」方式大事化小,讓全世界都平安。
       
佛心廣大、法力無邊的菩薩「千變、萬化」。在此要強調的是「千變是千變、萬化是萬化」。簡單地說,菩薩歷來的「四化」是:第一次是一億多年前,化為慈航道人(註二)。第二次是伏羲大帝至黃帝時(約六千年前至四千年前)為白衣慈航大士(註三)。第三次為宋明宗時化為觀世音菩薩(註四)。第四次為玉帝所派、明太祖朱洪武時化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註五)。不論是那一次化身,都是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普渡眾生,所以人人讚為「菩薩磨訶薩」(註六)

IMG_0029       菩薩早期化身曾賜予眾生「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各地方(全世界)人民安居樂業。而宋朝時玉皇大帝派觀世音菩薩普化眾生,則強調不論乾坤一併渡化。當時也為眾生平安賜詩七字即:「守(五守)、開(開運)、求(祈求)、滿(滿意)、道(大道出)、孝(孝順父母)、順(順應天理)」,大家要相信菩薩,辦事盡忠報國,藉著賜詩七字臻於「人、生、得、信、忠、正、果」的境界,也就是做事要「正」,方能有「果」。
       
另玉帝降旨賜儒、道、釋、耶、回五大宗教辦理「敬天為平、敬地是安」的科儀,因此萬教拜的都是「平安」,進而能「修合道一家,眾人皆圓滿」;又賜予眾生「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基於這個因素,希望眾生感念菩薩恩德,更要努力學習與實踐「講好話、得人和、求平安」的大道。

資料來源:黃帝道脈宗師黃錦煌口述

 (註一):黃師父口述混沌為末劫之意(非末日!).

道教經書中談宇宙的形成時的狀態,有所謂混元.空洞.混沌.混洞.劫運五個過程之說。《雲笈七籤》卷二《混元混洞開辟劫運部》:混元乃是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元氣運行,而後天地始立。混沌乃是二權未分之洪源時期,溟涬濛鴻如雞子狀,名曰混沌。《易乾鑿度》上:〝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似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似質具而未相離,謂之混沌〞

(註二):慈航道人,元始天尊門下,為道教十二金仙之一,居於普陀山落伽洞。法寶為清淨琉璃瓶,坐騎金毛獅。觀世音菩薩在道家,被稱為慈航真人觀音大士

(註三):慈航大士,本為印度婆羅門教崇信的雙頭馬神,佛教興起後,吸納了婆羅門信仰,並加以改造為男身的菩薩。後佛教傳入中土,將太乙救苦天尊顯聖時,持有楊枝、淨瓶等法器,將之融入觀音的形象中。此後,觀音信仰在中土日漸風行,也由西域的男身造像,改為現今所見的女身造像。《歷代神仙通鑒》卷記載: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傳商王時修道於此,已得神通三昧,發願欲昔度世間男女。嘗以丹藥及甘露水濟人,南海人稱之曰慈航大士。

(註四):道教奉祀觀音,則始於北宋。因宋徽宗下詔將佛教併入道教,並改稱菩薩為大士。故道教宮觀亦多兼祀觀音矣。《宋史.徽宗紀》載︰「宣和元年,詔改佛祖諱為大覺金仙,羅漢稱尊者,觀世音稱為觀音大士併入道教。」

(註五):其一:觀世音菩薩原是古印度北部須彌山西部的興林國妙莊王的三公主,名叫妙善。從小虔心修行。年歲稍大父王為其配嫁。妙善執意不從。莊王怒其不孝,反復規勸不從,次逐白雀寺,叫寺內派苦累活與妙善,讓其知苦而返;誰知妙善虔修之心感動玉皇,派天兵神將幫助妙善。妙莊王發現女兒抗旨出家。怒火衝天,率兵馬將妙善捉拿。當即在京城斬首示眾,並使她的靈魂墮入地獄中。玉皇大帝聞訊後,命閻王將妙善靈魂救起,把妙善復活於香山紫竹林中。從此,妙善普渡眾生,化現成為觀世音菩薩。後來妙莊王得了重病,久治不癒。妙善在普陀山法眼望見父親受難,化作老和尚入宮告曰:國王之病需活人眼手調藥方可治癒。言罷,以袈裟化為老僧,留在宮內,妙善自回香山,待父親派人來取手眼,便挖下自己的雙眼,砍下自己的雙手,宮內老僧變法製成藥丸,救活了父王。玉帝見妙善大慈大悲,不計父過,反舍手眼救父,慈悲之心感天動地,遂頒旨賜妙善千手千眼,以觀九重天,十八地獄之一切血肉之體,好叫眾生得觀音菩薩普渡。

其二:《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述:觀音曾在千光王靜住如來前得受大悲咒之傳承,即時由初地之境界証至八地之境界,並發願:「願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是發願後,他果真化成了千手千眼之相,這是起因於的無上慈悲宏願之緣故。

(註六):《如意寶輪王陀羅尼》有「南無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具大悲心者」之句。

菩薩摩訶薩,其中摩訶(maha)是 "大" 的意思,"摩訶薩" 是"摩訶薩埵" 的省稱,即是 "大有情"。菩薩(菩提薩埵)是 "覺有情" 的意思. "菩提" 是覺悟的意思,"薩埵" 就是有情眾生的通稱。菩提薩埵就是自覺覺他的修行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