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佛教生死觀

日期:2010.9.13(Mon.) 長庚技術學院(四技)護理系

講師:莊立育 老師   文字整理:利百加

內容:二、佛教

       佛教各位可能比較熟,但是對釋迦牟尼佛比較不熟(不是台東產的釋迦水果),釋迦佛的父親叫淨飯王,叔叔叫白飯王,真的都有”飯”(共有四兄弟第三甘露飯王第四斛飯王),而其母親是摩耶(māyā)夫人,但是生下釋迦佛後就去世了,由她的妹妹摩訶(大的意思)波闍波提(Mahāmāyā)來撫養長大,十六歲時娶了耶輸陀羅,生了個小孩叫羅睺羅,這孩子十五歲時就跟著佛祖出家成為第一位沙彌,而佛祖的養母波闍波提就是第一位比丘尼,所以一家人都信佛,上節課有提到,佛祖本來是王子(剎帝利Kshatriy階級),後來要接任國王的位子,但是他看到了”生老病死”,因此他離開了”家”,所以要出家一定要先成家(先成了家、立了業),佛祖應該是在29歲的時候,有的說法是在16~19歲結了婚的時候,29歲出家然後35歲得道。

        有個問題各位想一下:真要出家就要像佛祖一樣,要先從出生、讀書、就業後出家,你們現在就在讀書,然後就業有了家,有一點成就後才離開家,這叫”出家”。佛祖的兒子也是他的十大弟子之一(最後一位),拜舍利弗(Sāriputta)為師,但是他比佛祖還要早去世,佛祖出生年比較有爭議(註1),不同資料差了將近一百年,現在我們訂4月8日叫浴佛節,就是佛祖出生的日子(註2),而佛祖是經過”無性”(感應)就有了,這叫”神蹟”,佛祖的出生是母親夢見六支牙齒的白象,進入她的身體而懷孕,然後在佛經裡所提到的,當時摩耶夫人要到藍毗尼園(Lumbinī),是現在的尼泊爾南部,當時規定要回到娘家生產,途中在藍毗尼園佛祖的母親摩耶夫人看到無憂樹,舉起右手摸了摸無憂樹花,佛祖就從右脅誕生了,出生後向四方(東西南北)走了七步,腳踏之處現出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佛經上這樣講的,並且有兩條龍吐出一溫一冷的水為其沐浴,帝釋天撐傘。

註1:北傳佛教根據漢譯《善見律毘婆沙》中「出律記」推斷為公元前565-前486年,

        南傳佛教則作公元 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

        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又傳有公元前1041年生、前961年滅之說。

註2:佛陀的誕生日,依北傳是四月初八,南傳則為吠舍佉月之月圓日。

       大唐西域記卷第六:「菩薩以吠舍法月後半八日,當此三月八日,上座部則日,以吠舍怯月後半十五日,當此

       三月十五日」。 吠含佉Vais/a^kha月的後半八日(或十五日),在印度是第二月;而依中國夏正的陰曆,是四月

      初八日(或十五日)。

        提到無憂樹,在佛教裡有蠻多的樹種,佛祖出生的地方,無憂樹現在已被挪走(或枯死)看不到了,在藍毗尼園有佛祖的腳印,就在雕像的下面,藍毗尼園是世界遺產,上面寫著”佛祖誕生的地方”,在大門口入口,左邊就有一些旅館可以住了,對面還有一間小雜貨店,兩個小孩(一男一女)現已經畢業或高中,當時還念小學,然後一大早就來跟前跟後唸”南無阿彌陀佛”,就為了要小費。藍毗尼園在現在的尼泊爾,當時法顯、三藏都有到此並將這一經歷記錄在《佛國記》和《大唐西域記》中,西元十四世紀後﹐此地逐漸被人們淡忘長達約六百年之久。直到西元1896年克哈德卡將軍(Khadga Shamsher)和非約赫爾博士(Dr. Fuhrer)對藍毗尼作了考古調查﹐聖地才被重新發現,西元1997並進入世界遺產名單,西元1970年開發藍毗尼的國際性組織成立現在在重建。

       剛剛提到佛祖的腳印就在這一棟”Mula的廟”裡(圖片),阿育王在西元四世紀前,在每個紀念佛祖的地方都立個柱,這個柱我們稱呼它為阿育王柱Ashokan Pillar,裡面有文字敘述當時佛祖出生出後有沐浴,這個池子現在是真的池子,他的腳印就在這Mula廟裡面,另外其他池子都是新蓋的,剛剛有提到佛祖在無憂樹下誕生,在菩提樹下得道,在七葉窟說法,出轉法輪是在現在的瓦拉那西(Vārāasī)的鹿野苑(saranga),佛祖第一次的講法,我們稱為”初轉法輪”,這四個地方都是現在的朝聖地,(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地-藍毘尼園(Lumbini)、悟道之處-菩提迦雅(Bodh Gaya)、第一次為5個比丘講說佛法的-鹿野苑(Sarnath)以及涅槃之地-拘尸那羅(Kushinagar)或稱作「拘施那羅」、號稱為佛教四大聖地)。後來在娑羅雙樹下(兩根樹下)涅槃,涅槃就是死亡、寂靜,這是在佛經『大般若涅槃經』裡提到的。

        藍毗尼園這棵是菩提樹後來才種的,因為早期的無憂樹(asoca)已經不見了,其實阿育王(Ashoka)也翻譯為無憂王,那各位有沒有注意到新聞,西元2006年尼泊爾15歲少年班堅(Ram Bahadur Bamjon)在樹下打坐不吃不喝六個月。這是佛祖涅槃的地方拘尸那羅(圖片),裡邊有臥佛(圖片),佛陀躺下頭部向北,面向西,向右側偃臥,左足置右足上。注意看,這兩張圖的腳擺放有何不同?臥佛如何區分佛陀涅槃還是休息呢?如果腳掌並列但相錯,而且腿稍彎曲便是休息,腳掌整齊並列且腿直則為涅槃。就是看腳有沒有對齊,雙腳前後擺放是休息,若是對齊就代表已死亡。

       佛祖為什麼會死?佛祖也知道會死亡,有很多人會問我這個問題,他明知將會死為何還要去做?耶穌也知道祂要死,上堂課說過耶穌有求上帝:「如果可以把我的苦杯拿掉...」;佛祖也知道,當時他是從末羅國(Malla)的波婆村(Pava),去到一位叫淳陀(Cunda)的家裡,他是一位鍛冶工人(打鐵匠),那時很誠意的去摘了一種叫做”旃(讀沾)檀耳”的菌類蘑菇煮稀飯供養,旃檀耳是檀香樹上結出來的一種木耳,或叫草菇、菇類,這種菇有毒,佛祖吃了後腹痛如絞,就告訴淳陀說:「你把所有的稀飯通通讓我吃。」,因為這東西如果給其他門徒、學生吃的話也會死亡,之後繼續往西北走,大概十五公里處,這地方叫拘屍那揭羅(Kuśi-nagara),意思是茅城,就是現在印度的卡西亞(Kasia)村,佛祖在此涅槃現在是佛教的四大聖地之一。

       當時佛祖在涅槃前,阿難陀(Ānanda意為「歡喜」、「喜慶」)代表學生問了四個問題:第一問應依何而住?佛陀回答:「應依四念處而住」,所謂「四念處」,就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換言之,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換言之,修道者不貪舒服、享受,即「觀身不淨」;另對一切無常的領悟都是苦受,此即「觀受是苦」;除此,還要體驗心具無我性、無自主性等特質,故是「觀心無常」;最後還要了解,一切諸法沒有一個「我」的存在,因此是「觀法無我」。

        第二問以誰為師?佛告訴阿難,「當以戒為師」。換句話說,佛入涅槃後,並不是依人為師,而是以佛法的戒律精神為師。第三問如何調服不守規矩的惡性比丘?遇不服之比丘、比丘尼該如何?佛陀回答,「默而棄之」(不管他)。此話很具有教育意義,因為,讓犯錯者藉此能懂得從自心悔悟,才是真正的「忍辱」行。第四問對佛所說經教的結集應安立什麼文字?就是把經書集結時,如何知道是佛祖講的?佛陀回答,當用「如是我聞」四字,代表「這是我阿難親自聽到佛陀所宣說的」。因為阿難是佛陀弟子中「多聞第一」,對於佛陀的教示,無有疏漏。這四字成為日後佛經重要的標記,如同「正字」標記一樣。所以在看佛經的時候(佛祖講的叫”經”),所以每一句話前面有句「如是我聞」,就是從此處來的。後來集結出來的”律”(戒律),第二次以後才產生”論”(解釋經文),所以唯一不是佛祖講的經,就是”六祖壇經”。

    佛教很簡單,怕不怕死?佛教沒有死,因為要”離世”,三世(註1)中的死亡只是中間一點點部份而已,若以西方解釋,就是我們的這一世所做將在下一世做最呈現,佛教有所謂的十二因緣論,就有前世因、現世果、現世因、後世果,因果...因果現在永遠是現在,不是未來,在死亡來講,在道教裡是離死,不怕死是離開死亡羽化而登仙,不同的宗教觀,佛教沒有死,不生不滅、緣起緣滅就沒有死,因為只是個緣份,因十二因緣有六根所以有六塵、有六處(註2),就是我們身體裡面有得到周邊人的東西,所以不要怕死。

註1:所謂「三世」:是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現在世」指現在這一生。「過去世」包括的範圍,是由現在世的前一世起,逆推到無窮久遠的過去都屬過去世。「未來世」是由下一世起,順推到無窮遙遠的將來都屬於未來世。

註2: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亦為眼、耳、鼻、舌、身、意的形成。十二處是佛教常見名相,指六根(內六處)加上六塵(外六處)。六根者包括:根、根、根、根、根、根;六塵包括:塵、塵、塵、塵、塵、塵。

        在十二因緣裡,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有過去的因現在要受,有現在造的因你未來要受,就是這樣很簡單,所以我們要修,所以這個修行的觀念,就是從種姓的輪迴裡來的,所以說離開這一世,下一世會更好,但是因為在第三次的結集(註1),小乘(Hinayana)和大乘(Mahayana)分開,在想法裡、戒律的問題,包括十非事(十種不對的事)(註2),像佛教的”過午不食”,小乘主張過午就是竿豎地上,陰影過一點點都不行,但是大乘主張可通融,不超二指是可接受的,就是說陰影在地上有兩指中間範圍還可用食,超兩指食淨,因為這十非事,讓小乘與大乘分開來。

註1:佛祖在世說法長達49年,由於當時印度社會「不立文字」使然,佛祖從沒有自己寫過一言一句的文字。在他滅度後第四個月,才由學德並高的五百位比丘從事第一次結集,也才有了傳諸後世的經藏和律藏。佛滅度後一百餘年,七百位比丘再進行第二次結集;再一百餘年後,阿育王召集一千位比丘進行第三次結集;佛滅度後四百多年,迦膩色迦王召集五百比丘進行第四次結集,這四次結集的經文全是「小乘經典」,因此後世就有人認為「大乘經典」不是佛說的議論。

註2:十事,又稱十事非法、十非事、十淨、十事不合律制,指古代印度部派佛教時代,上座部和大眾部在戒律執行的辯論中,雙方無法達成協議的十件事情,其直接導致了佛教的第一次分裂。

        兩乘(小乘、大乘)都叫做顯(顯乘),後來在西元七、八世紀以後,從龍樹、馬鳴以後才有所謂的往北傳的金鋼乘叫做密宗,密宗是求死,所以在密宗裡,有另一種方式叫”中陰得度” (藏文的原名是The Bardo Thödol),如果按照原來的經書名來講叫:『西藏度亡經(Liberation by Hearing on the After-Death Plane)即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所寫的(中陰聞教得度』,)後來的大乘裡就有所謂的”易行道”,(由於淨土宗能夠三根(即指上、中、下根性的人)普被,而且容易修習,所以弘揚淨土宗的大德都將之判別為「易行道」),比其他依靠自力的修行方法(即「難行道」)能簡單而快速的達到修行法門,”一心往唸”,一直唸”阿彌佛陀經”這叫”繫念”, 念是心念,是繫念一境而使之分明現前。真正的念佛,是要使心繫念佛境,分明不忘,而得正定。這就很簡單,不一定要辛苦修行,只要一直一心不亂的唸經,但要專心,不要想東想西以免走火入魔。

        ”中陰得度”的觀念和現在道教有一點點交集,因為在”中陰”裡,在台灣也有道教及民間信仰,做七做七七四十九天(註1),何謂做七?因為道教提到三魂七魄,七魄一天走一魄,三魂是天、地、人,一魂回天界,一魂到墳前、一魂則回到祖先牌位。有一名詞:”收驚”,就是收”魂魄”;當我們有意外事件發生,此人若往生,就要”招魂”,引魂回到祖先牌位前、引到其墳前,這樣才不會變成”孤魂野鬼”,東方的宗教人性化又很有趣。

註1:做七的法事,在道教稱「虞祭」,在佛法中又可稱為「齋七」、「七七齋」、「累七齋」。

 

學生提問:既然祖先要投胎了,我們為什麼還要去拜?

         我們要拜祖先這習俗是從”儒家(儒教)”思想而來,道教和佛教差在一處,差在有沒有拜祖(先),拜祖先是”慎終追遠”,祖先的牌位是歷代祖,可能只有幾個祖先修得好的,會轉世投胎,其他祖先尚在牌位上,你不知道列代祖有多少能夠投胎,所以還是要拜才能受到供奉,所以這個敬(祭)祖的觀念是從儒教來的。但是,如果拜得不完整,那麼乾脆不要拜,越拜越慘,有時祖先會認為不公,或有祖先過得不好,會來找子孫,現在小孩少,往往子孫一人必須承擔重擔,這在中國一胎化下就很麻煩,因為會找長子。常有人覺得矛盾,為什麼越拜運勢越不好?因為可能祖先牌位內祖先姓名不正確,要寫對的人、對的生辰,而且引魂回來時,要”擲筊”問看看是不是正確的祖先,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程序,可能進牌位的是孤魂野鬼,不是自己的祖先,所以越拜越慘,這就是道教。廳堂、牌位及神桌的規格很重要,神明燈和祖先的燈的擺放也不同,還有觀音聯都是要注意。道教麻煩在此,現代人不按標準隨便做所以會出問題。

        俗話說:『佛無拜斗,道不放燄口』,拜斗(註1)是道教獨特的消災解厄與祈福延壽之科儀,又稱為「朝真禮斗」;燄口(註2)是佛教在做法會的儀式,燄口是佛經裏講的一種餓鬼,也叫「面然」大士,其行貌枯瘦,咽喉細的像針一樣,口吐火焰。由於所有進入口中的食物立刻化為灰燼,所以當時佛陀用修持瑜伽燄口儀軌救度(三時繫念法會),瑜伽為印度語,意為相應,即手結密印,口誦真言,專意觀想,身口意相應,故曰瑜伽。是超度餓鬼,六(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中的一道。超度餓鬼的法會叫做:『放燄口』。

註1:道教拜斗之意義:五斗星君是道教所崇奉之神明,是世人對星宿崇拜而生的敬仰,更與人生死禍福息息相關。拜斗,其淵源於漢朝,北斗真經與南斗延壽真經經中記載,太上老君於漢桓帝時,傳授經文與張道陵天師。於是張天師將此真經教與世人,以求罪消業減,增添福壽。

斗燈依傳統採用屬陽火的燈火而非用電之燈泡,在祈安法會期間要維持斗中之燈長明不滅;含生生不息,元辰光彩之意。

魂魄其來源與歸宿,均在斗府之內,所以人懷胎第一個月稱之胞,第二個月稱之為胎,第三個月稱為魂,第四個月稱為魄,都是受斗極陶魂鑄魄之功,人死後亦歸宿於北斗,故人羽化昇真喻稱為星沉北斗,斗即是人的本命元辰之意。

註2:據《焰口餓鬼經》記載,昔日阿難於林中習定,見觀音菩薩度受苦鬼道眾生所示現之鬼王,形容枯槁,面貌醜惡,頭髮散亂,爪尖長利,腹大如山,喉細如針,面上噴火,阿難駭而問其故,鬼王告以其前生貪心慳吝,故死後墮入餓鬼道中,變是身形,長年受難,備受諸苦。餓鬼父復謂阿難三日後亦當命盡,墮餓鬼道。阿難大驚,急至佛前哀求救度,佛乃為其演說焰口經及施食法,若眾生能施飲食予恆河沙數餓鬼及諸仙等,非但不落此道,反而延年益受,諸鬼神常來擁護,遇事吉祥。

焰口施食是根據《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而舉行之佛事,法會當中除了解除餓鬼飢虛之外,最主要是為他們說法、皈依、受戒,令他們具足正見,不再造罪受苦,早日脫離苦趣,成就菩提。(http://pmt.fgs.org.tw/doc/2010provide/pmt-03.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