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宗教概論、猶太教生死觀(上)

日期:2010.9.6(Mon) 長庚技術學院(四技)護理系
講師:莊立育  文字整理:利百加 

    為什麼要講宗教?各位從出生的剎那開始,到生命結束時,被兩種東西所管轄,一是政治,二是宗教,一出生要去報戶口,這就是政治,一出生有很多禮儀要做(例如:剃毛髮、收涎...等),這些動作是宗教的動作;也有很多是政治上的法律規定,所以一出生就被這兩種東西管制或是被「牽著走」,所以我們對宗教如果不去認識或不想認識的話,會比較麻煩,因為到了成年時,碰上的都是宗教(例如:初一、十五要拜拜...等)。

有同學是基督徒?(只有兩位),沒錯,按照宗教人數統計,大概是這樣而已,現在的基督教(新教)我們統稱泛基督教,一般在回答自己是基督徒時聲音都比較小,因為以前會被釘(在十字架上),會被丟到鬥獸場,所以很怕,這是開玩笑。

今天利用比較快的時間,將宗教上學術性的東西稍微看一下而已,因為學術上的東西每個人講的學理和方法都不大一樣,所以我們以概況的方式把它講完。

外國人而言一般對『人』與『超自然』的東西比較有興趣,所以在尼采哲學思想裡會有一個叫「超人學說」,因為人對於不能解釋的東西都可以叫做宗教,刻意從外國方面來看,大英百科講宗教,第一個就是講到的就是「上帝」;在台灣來講就是「玉皇上帝」,也就是「天公」;如果用其他的宗教來講,可能就不是「上帝」,例如在東方多神教裡可能就沒有這種一神講法,但是依大英百科的講法(一般叫西方的講法)或西方的來講宗教就是「上帝」。

大英百科有一個名詞:『Sprit』很麻煩,翻譯成:「精神」或「靈」,「神」在大英百科卻是放在「God上帝」的區域裡,在西方宗教有講到「靈」、「聖靈」;在東方有講到叫「魂」及「魄」(三魂七魄),因為存在『Sprit』這種問題,講起來「聖靈」比較偏於西方宗教;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就在宗教,任何解釋都不一樣。

「Religious」其實翻譯應該叫做「信仰」,在台灣稱呼基督教、天主教,但在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叫泛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正教(東正教)、新教(台灣講的基督教),奧古斯丁提到西方神學的一個很重要觀念,叫「三位一體」論,三位一體包括了「父」(上帝)、「子」(耶穌)與「聖靈」,三個結為一體是同格,而這個「三位一體」論已經爭論了二千年,因為埃及的正教不同意這種講法;耶穌是人也是神?這個問題吵了二千年,基督徒一定講基督是神,有人說「人吧?」,有這種疑問的人,在過去(西方教會的講法)這種人叫做「異端」,會被逐出去,因為所謂的「宗教」就是要有「信仰」(要”信”才會”仰”頭去看)。

我們從後面分析,所有源頭都是與「神」有關的問題,在東方就不會有這個問題,東方有「宗」字的解釋,有很重要的觀念,就是「祖宗」、「祖公」,所謂的「祖廟」就是指「祖先居處」,道教和佛教有一個基本問題,佛教拜佛但沒有拜祖先,而道教拜神、拜祖先,就差在這邊;那基督教有沒有對祖先的敬意?有!十誡第五誡裡面有提到要孝敬父母,所以很多人誤解西方宗教和東方的差異,因為沒有深刻去體會。

所以用中文翻譯的話,藉字會意這種講法:「宗」就是指我們的祖先,「教」就是祖先的教導,簡單的講法,「教」就是叫你要怎麼去做孝行,「宗」就是祖先,所以先人所走過的、所講的,我們去做追思或去做懷念,所以東方和西方的解釋就不一樣,因為東方宗教有「多神」的理論,差異就出來了,一個是多神,一個是叫一神,西方只有一個上帝。

在「三位一體」裡,若看國外的紀念碑,一般上面不會是放上帝,上帝是放在右邊,耶穌是放左邊,上面是聖靈(用鴿子代表),這三位一體位格一樣大,但是西元325年時在土耳其的尼西亞,教會訂了使徒信經,解釋「三位一體」時,因為聖靈是從「子」(耶穌)而出,問題就出現了,因為這句話而分出來一個「東正教」(由天主教分出來的),因為一個字的問題(有位格的大小問題)而分出東西教派,東方也是一樣,是「人」的問題而不是「神」的問題。

在東方我們沒有一個對「神」的表示,宗教是對祖先、是對先人,後來我們對先輩、前輩或是英雄,對國家有功的人就變成「神」了。在佛教也有所謂的宗教,是開磐的宗、宗派的宗,在佛教的「宗」和我們所謂的「宗」不一樣,我們的宗叫祖宗,佛教的宗叫宗派。

在宗教生死觀的課程裡,最主要是針對「臨終關懷」;人出生後要取名字,有兩種意義,一是政治(報名)、一是宗教(教名)上的義意;在西方非常重要就是取名字,在你們的名字裡可能沒有這種感覺,但在西方洗禮時會取一個中間的名字(middle name),就是教名,沒有受洗就是尚未進教門。西方取中間名有兩種取法,一是家族名字,所以如果阿拉伯世界裡,包括猶太人的世界裡,在入境時要填報其父親的名字,為什麼呢?因為在閃族的系統裡,一般並沒有姓,像北歐的系統裡一樣沒有姓,例如有一種手機叫易利信,英文叫Ericsson,就是叫Eric’s son(艾瑞克的兒子),因為北歐沒有姓,就用他爸爸的名字來取;有一個人的姓,「賓拉登」(bin Laden)也是這樣來的,阿拉伯的「bin」就是什麼人的兒子,「賓拉登」就是「拉登的兒子」,那「賓拉登」有幾個兒子?有49個或52個,賓拉登先生裡面有一個兒子叫奧薩瑪,所以「賓拉登」應該稱呼「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所以我們都講錯了。

在國外有個很重要的宗教程序是一出生要取一個「教名」,這就是宗教,報戶口的時候,這就是政治,因為報了戶口才有身份,一出生沒有這些名字的時候怎麼辦?那就要找一個教父,到教堂去請一個教名,所以他們會有一個中間的名字,這個中間的名字就是教名,有一個人很重要名字是後來才取的,莫札特聽過吧?他中間的名字就叫「阿瑪迪斯」(Amadeus),意思是「神所疼愛的人」,莫札特後來在米蘭時才取中間的名字。所以中間的名字在國外很重要,但是對我們來講不重要,我們是取「號」、「名號」,但是這個「號」在戶口裡面沒有登記。

除了出生之外一個人在最後臨終的時候,還是要有「宗教」,很多人在臨終時,就想要找一個歸宿,為什麼會有宗教,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怎麼來,我們也不知道我們要去那裡,因為去的人都沒有回來過,所以我們真的不知道。宗教就是在解決人的生與死,生後你跟著走,死後你也跟著走,因為來去不知道其源頭。

各位將來若從事所學的,在職場上就會遇到「終極關懷」,但是當自己沒有親身體會的時候,當然就不會也不懂得去關懷,除非是宗教家,「終極關懷」有不同的層面,宗教是什麼?(總結)宗教就是叫你做好事、有好的依歸、修行、有好的知識,都是善的;如果是要你做壞事、要你的錢,那就不叫宗教,你們尚年輕,還沒有想到所以不會走宗教,因為聖經是給「生病的人」看的,是心理、身體上及靈魂有病的人,宗教是給心裡「空」的人看的,當你在”雲端”(最高)的時候,就不會想接觸「宗教」。

舉例:郭台銘的大陸工廠一直有跳樓事件,最後他受不了,請了五台山的大法師,郭台銘雖然身心”沒病”,但是他的工廠”有病”,他並非請克拉克來管理公司,因為郭台銘已經沒方法了,所以人在極端無助(人沒辦法處理)的時候,才會想到「宗教」。

有很多宗教學家在講「超自然」,宗教要有一個觀念,這個宗教到底在拜什麼?宗教最重要的是「經驗」,什麼是「經驗」呢,就是你對他有感覺,有感覺就會去信;宗教一定要有神蹟,如果沒有神蹟就不叫宗教,只能叫做「家」。

例如耶穌如何誕生?耶穌是聖母瑪利亞無性誕生,是經由聖靈懷胎,這就是神蹟;佛祖如何出生?是從摩耶夫人身軀的右脅生出(佛經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二十有提到),依現代的解釋是”剖腹生產”,這兩個很重要的東方和西方宗教裡,他們所謂的教主都有”神蹟”,一定要有神蹟,如果沒有神蹟,你可能就不會信,所以佛祖也有講過,當你要宣揚”法”的時候,可以顯”神通”,但是其他的就不能做。

宗教的儀式(儀軌) 、教義還好都可以用講的(傳道),但是教儀和戒律很重要,因為要去監管那些信你的人,就要用文字來讓人去”看”、”拘束”。每個人不一樣,有些人因為某種因素而有宗教的感應,各位有看過基督教的宋能爾,有看過比較偏台灣民俗宗教的宋七力嗎?這個都叫神蹟,你不能講他對或錯,因為你不是他,宗教就是要有個人的體驗,而且佔了很大的部份,接近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百,因為是他感應到、感覺到的。

在世界宗教發展皆有一個問題,所有的書裡都無法清楚的去解釋神蹟,宗教在我們現在的世界裡,有一個多神教、一神教,這就是重點,因為人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一定是從多神開始,因為怕”自然”,會變成一個”部落”,因為人是群居的動物,群居後當然要有”形而上”的來管轄,自然就會有”宗教”出來,所以宗教剛開始一定是多神教,多神教後來會變成一個國家或是一個部落的宗教,但是這些部落、國家在統治過程中,會想像如何借助宗教去管理百姓,所以宗教和政治其實是結合在一起的。有些部落、國家會把大部份的宗教轉成一神教,最特殊的一神教是猶太教,他們叫這是民族宗教。

一神教除了猶太教,包括基督教、伊斯蘭教,還有一個各位比較沒注意的,叫做錫克教(頭上包著長巾Singa),新加坡法律規定,錫克教的人騎摩托車不用戴安全帽,因為他們的帽子太大,安全帽戴不上去,這就叫宗教。因為他們的錫克教規定要「五K:留長髮(keshdhai)不剃髮(戴頭巾帽) 、梳頭發(kangha)帶梳子、穿短褲(kachk)特制褲子、帶鋼鐲(Kara)帶手鐲(表達永恆團結) 、佩匕首(khande)帶特制短劍」。

宗教的發展正常是從多神到一神,但是在東方由多神還是多神,多神教就會變國教,在以前中原的歷史裡,道教是源漢唐時、到宋最興盛,但是到明朝時就衰微了;多神教在全世界國教裡佔有一席地位。而在一神教中比較特殊的就是猶太教,因為一般很少提到猶太教,猶太人是怎樣的人?很聰明、很吝嗇(很猶太),但是猶太教是最古老的一神教,因為全世界包括伊斯蘭教、基督教或是泛基督教,都叫做一神教,只有一個神,因為除了神外,沒有其他的神,這在他們的誡律上規定的。

各位要了解他們的宗教,才能知道他們是什麼人,最早的猶太人(希伯來Hebrew),就是從”很遠的大河來的人”,在聖經的創世紀裡有提到,他們從吾珥到哈蘭遷至迦南地,然後從西奈半島到埃及再回迦南地,伯拉大河就是現在的幼發拉底河來的;猶太人現在以政治問題來講,和中東幾個國家打得很不可思議,他們最早不是此地人,如果以源頭來講猶太人是伊拉克人,後來遷移到現在的巴勒斯坦,羅馬帝國時被趕出迦南地,流離到全世界,所以猶太人在西元70年以後就沒有國家了,他們亡國二千年了,後來才在1948年復國。

所以猶太人把他們的宗教當成民族宗教,我們常說我們是在講宗教、看聖經,而猶太人則是活在聖經裡,這個就是重點,從來沒有人是活在聖經裡,但是猶太人是按照聖經的講法來生活、過日子,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因為宗教在他們心中是充滿了百分之百,而沒有其他的空間,所以這些人會因為宗教而結合在一起,因為宗教所以在亡國二千年以後還能復國,這就是重點,當時他們數次進出埃及,最早亞伯拉罕然後約瑟,然後摩西出埃及,為什麼要講出埃及呢?

各位有沒有看過埃及王子的電影,摩西(從水裡拉出來的孩子),帶領猶太人出埃及,猶太人有一個重要的節慶-逾越節(Passover),由來:聖經上講,上帝要擊殺埃及人的長子時,要如何界定誰是埃及人誰是猶太人?就在門上塗了羊血當記號,上帝的殺手看到記號就跳過這一家,所以叫做逾越(Passover跳過去的意思),這個節日在猶太人裡是很重要的節日,當時耶穌也是在逾越節當天吃最後的晚餐(逾越節的晚餐)。

達文西有一張畫叫做『最後的晚餐』,請問:在桌子上有幾杯酒?不是12杯,也不是加上耶穌的13杯。國外的習俗也是從宗教來,因為耶穌是在禮拜四的晚上吃最後的晚餐,在隔天禮拜五的時候被釘十字架,總共吃晚餐的人有幾個?門徒12人+耶穌共13人,再加上星期五被釘,所以才會說13號星期五不吉利。我們有很多生活的習俗就是從宗教來的。

守守逾越節的食物,也一些我們比較不熟,例如:無酵餅(matzo),沒有發酵的餅比較容易帶著走,在出埃及的時候要帶著這些餅。苦菜(maror)代表很苦的意思(含淚水),青菜所以要沾著鹽巴吃。象徵對不能在聖殿舉行節日哀悼的蛋(beca),象徵在節日犧牲的羊骨(zeroa)。以上是守逾越節的晚餐seder,對猶太人而言是很重要的節慶,以此紀念他們出埃及。

摩西出了埃及來到”西奈”的曠野,但摩西到了尼波山(Mount Nebo在約旦),因不相信上帝而被處罰沒有進去”迦南地”,上帝要他擊磐石出水,摩西不信任上帝而擊了兩次。

西奈山是所有的一神教的源頭,地勢險惡兩邊有紅海的阿卡巴灣、蘇伊士灣,紅海往西北走就到蘇伊士運河,然後北通至地中海,猶太人出埃及來到西奈半島的西奈山腳下,摩西因為看到奇蹟(神若沒有顯神蹟就不叫做神,如果宗教沒有奇蹟就不叫宗教),摩西看到荊棘著火,但是沒有被燒掉,現在這棵樹還在,就在西奈山下凱薩琳修道院的院子裡,當時摩西上了西奈山以後,去領了上帝在兩塊石板上所寫的十誡,下來時看到猶太人還在拜金牛很生氣,就摔破了那兩塊石板,然後再上山去拿,所以共拿了兩次。

十誡裡第五誡提到要孝敬父母,這和東方的思想一樣,雖說西方宗教不拜祖,但是裡面有說要孝敬父母,不過重點是第一條和第三條,這兩條其實應該合在一起,因為一神教的源頭就是從第一條來的,在古蘭經(Qur'an可蘭經)裡提到,一神教其實是從易卜拉欣(亞伯拉罕)來的,因為他們稱亞伯拉罕是穆斯林,全世界第一個一神教從此出現,因為教規說”除了我以外,不可以有其他的上帝”,也不能隨便稱呼上帝的名字,所以猶太人沒有直接稱呼”上帝”(God),他們稱呼”耶和華”(Jehovah),或譯”雅威”(Yahveh),”耶和華”是一種代稱以此尊稱上帝的名字。

古蘭經提到不能拜偶像、拜其他神,伊斯蘭教的藝術裡沒有動物、人像,都是數學及花草圖案,也不能抽籤、不可殺人、姦淫、偷盜,這些都是罪大惡極的事,伊斯蘭教裡”偷盜”的罪很重,第一次砍手,第二次砍腳、第三次砍另一隻手,第四次再砍另外一隻腳,那為什麼不能”偷竊”呢?這是從其文化地理背景說起,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他們的財產很少,若偷走其一樣東西,等於要致他們於死地,譬如說:你偷他一隻駱駝,那他就沒得走出門,就像是現在車子、摩托車一樣,被偷在沙漠中出外就很麻煩。

聖經裡提的十誡,有很多是當時游牧民族的習慣,所以看宗教要看當地的地理背景,當地的地理會反應出他們的宗教內涵,就像東方的宗教為什麼很少有一神教,西方宗教大部份是一神教,其實基督教是東方的宗教,因為源頭是在中東,但是後來西傳到歐洲、美洲,現在大家認為是西方的宗教,是因為其地理背景,才有這種宗教。台灣無法出教主,因為環境太好。

西奈山是摩西領到十誡石板的地方,到那邊看日出、夕陽是很棒的經驗,如果是教徒的話,這裡就是很重要的聖地,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話這裡也是他們的聖地,因為叫做,在古蘭經也有提到西奈山二次,佛教的話就是要到印度、尼泊爾。

聖經裡提的十誡提到要守安息日、要到會堂、要讀律法書,猶太人用聖經只用前面五本,叫做摩西五經(Torah),「創世記」「出埃及記」「申命記」「利未記」及「民數記」,猶太人的講法認為是摩西寫的,所以叫做摩西五經。出生以後第一個安息日最重要,因為上帝用六天創造天地,第七天要休息,第七天如果不休息,會很大的處罰,以前會判死刑。現在猶太人也一樣,在安息日就不能做上帝所創造的工,所以要休息。

割禮Circumcision:就是男孩子要割包皮。猶太教把割禮當成印記,與上帝結盟的一個標記(brit milah),如果沒有接受割禮,那就不是猶太人,摩西也是在八十歲以後才接受割禮,亞伯拉罕是在九十九歲時才接受割禮,伊斯蘭教是六到十二歲中間,都可以接受割禮,但是猶太人在出生第八天就要接受割禮,這有科學根據,人在出生第八天血液裡的微生素K和凝血因子達到最高點,所以割的時候傷口復元最快,而猶太人和伊斯蘭教的女人所得到子宮癌的比例是最低的,因為每個人都割包皮。

塔木德Talmud:是猶太教認為地位僅次於《聖經》的經籍。猶太人不止看聖經的五本書,還有用口述的、解釋聖經的口傳律法密西拿(Mishnah),他們有很多的經典但是不多,最大的就是塔木德,記錄了猶太教的律法﹑條例和傳統。內容把人生所有的東西都歸在裡面,有點類似道教的道藏,也有點類似古蘭經,但古蘭經比較簡單。

小孩行割禮:割禮為猶太人盛行的傳統宗教儀式,希伯來文稱此儀式為「盟約」(brit)或「割禮的盟約」(brit milah)。穆漢(mohel)為割禮執行人。但現在有時找穆漢不方便,直接由拉比(Rabbi)來處理,猶太人的祭師或牧師稱呼”拉比”,就是所謂的”師父”。

猶太人的安息日(sabbath)也很有趣,如果去過猶太人住的地方,才會感覺多有趣,猶太人在算一天的時間是從太陽下山那時開始算起,他們必須點蠟燭,代表這一天的安息日開始,然後在四點五十分時要祈禱(冬天約在四點半時,夏天可能要到六、七點多),他們是按照太陽的時間,隔天下午結束時,安息日的規定很有趣,不能開車,因為不能做創造性的工,何謂創造性?就是無中生有的事,所以猶太人安息日要走路上會堂Synagogue。

在以色列有一種安息日電梯,是自動的每一層樓都自動打開再關,因為猶太人不能去摸那個開關(按鈕),摸了電梯開關會產生火花,火花一碰開就是做了創造性的工。最好不要到101,否則一開一關到頂樓已天黑。安息日有很多的規定,由拉比來解釋,然後寫在塔木德裡。安息日點蠟燭(由媽媽來點)然後隔天不能有火,所以要吃冷的東西。媽媽要在點燈前將所有事情、家事做好,然後大家開始守安息日,守到隔天下午太陽下山時結束。有點麻煩,所以有人變通,例如猶太人的媽媽會拜託隔壁外國太太到家裡幫忙煮飯,因為她不是猶太人,這就可以變通,因為不是她煮的,有很多生活小問題存在,猶太人就是這麼麻煩、不可理喻,就像一個仙人掌果外表有很多刺,但是要去了解他,了解以後才會覺得他是好相處(果肉很甜)。

除了出生要割禮,成年在會堂舉行成年禮,過了這年齡就可以開始讀律法書,以前這些小孩不能隨便讀經書,他們可以讀書,但不能真正去解釋這些書,所以表示你已到了年齡,可以開始讀律法書、解釋這些書、參加大人的典禮,這就是成年禮。他們在結婚時,在華蓋(Chuppah)下舉行,華蓋象徵著天,表示神臨在於這場婚姻中;在禮成結束時要把玻璃杯打破或踩碎,表示紀念聖殿的被毀,還有猶太人的顛沛流離,聖殿被毀了兩次,至今還沒有重建,所以打破玻璃杯,這就是他們宗教歷史提到的一種古老的習俗,藉此喚醒人們對耶路撒冷神殿被毀的記憶。儘管慶祝過程中是多麼地高興,然而沒有神殿他們的喜悅也是美中不足。

猶太人對”死”沒有什麼感覺,因為要求第二次復活,所以猶太人沒有火葬,因為你要留著身體等待彌賽亞的到來,猶太人不承認耶穌為彌賽亞,因為他們認為彌賽亞還沒有來,所以他們是土葬在橄欖山下等待,在等待彌賽亞的再臨,等待復活以後再來審判,這和基督教的觀念相同,因為皆從聖經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莊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